移动电源(充电宝)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充电解决方案,满足了现代人对移动设备续航的需求。移动电源具有便携性和多种容量等优势,旅行和户外活动场景下对于移动电源需求量占比最大。据QYResearch公布数据显示,2023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为22.36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58.37亿元);2024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为23.8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71.08亿元);预计到2030年,该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6.04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259.07亿元)。全球范围内,主要生产商包括安克、小米等,其中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27.18%的市场份额。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电源消费市场。2023年,中国市场的移动电源规模达到49.09亿元;2024年,中国市场的移动电源规模达到54.35亿元,约占全球市场的31.77%。预计到2030年,中国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82.90亿元,全球占比也将有所提升。
中国移动电源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。未来几年内,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加,移动电源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。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,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,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。
移动电源作为现代人应对电量焦虑的核心解决方案,已形成庞大而多元的产品体系。依据技术路线与用户场景差异,当前市场主流产品可分为四大类:
a. 容量维度:轻便型(<10000mah)、均衡型(10000-20000mah)、高能型(>20000mAh),分别覆盖短途出行、日常通勤及长途差旅场景;
b. 充电方式: 传统有线款依赖外接数据线连接,无线款通过Qi协议实现隔空充电,而自带伸缩线款则通过内置可伸缩线缆,实现“一拉即充”的便捷连接;
c. 材质工艺: 塑料机身占据大众市场,部分追求特定质感和结构强度的产品会选用金属或其他复合材料;
d. 形态创新: 集成伸缩线的充电宝融合了便捷连接与紧凑设计,简化了用户的充电流程,提升了即用性。
在充电宝细分领域,集成高质量伸缩线缆的充电宝代表了在连接便利性上的重要进步。此类产品通常采用坚固耐用的外壳设计,注重内部结构的紧凑性以容纳伸缩线机构。其核心技术优势在于:
a.伸缩线设计: 内置高品质可伸缩线缆(如Type-C或Lightning),支持一键收放,彻底摆脱额外携带数据线的麻烦,连接即快速可靠;
b.有线快充: 支持主流快充协议(如PD/QC等),功率可达25W甚至更高,充电效率显著提升;
c.智能管理: 搭载ADCR充放电算法与NTC温控阵列,动态调节输出,有效保护电池健康。
然而作为全球首款自带伸缩线的充电宝(2023年上市),2023年市场份额仅为0.96%,不足1%;到了2024年,份额虽略有提升,但也仅为1.23%,依然不足2%,对应2023年-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为4712.64万元、6685.05万元,面临市场渗透艰难的困境。其结构性制约因素包括:
a. 成本压力: 高品质伸缩线机构(需耐用、抗拉、不易缠绕)及相关的快充认证成本,使其单价往往高于基础有线款产品;
b. 结构与可靠性挑战: 需同步攻克伸缩机构的耐用性(如数万次伸缩寿命)、线材的耐久度、内部空间高效布局以及散热问题,对设计和制造提出更高要求;
c. 线材兼容局限: 固定线材类型(如仅Type-C或仅Lightning)或有限的接口选择,可能无法覆盖所有用户设备,灵活性不如通用数据线接口的产品;部分用户仍偏好使用自己的高品质线缆。
d. 市场认知与竞争: 消费者对于伸缩线的耐用性和长期可靠性可能存在顾虑,同时面临传统有线款(价格更低)和无线款(体验新颖)的双重竞争。
图表 1 全球移动电源行业市场规模
图表 2 中国移动电源行业市场规模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